總部坐落在江蘇泰州的藥品生產企業,揚子江藥業的名聲早已蜚聲海內外。在創立以來的近半個世紀時間里,順應改革開放的時代潮流,揚子江藥業在掌舵者徐鏡人的帶領之下,演出了一場不斷開創奇跡的成長大戲。2020年“千億目標”,漸行漸近。
當鏡頭對準舞臺中央,在萬眾矚目的聚光燈下,揚子江藥業所詮釋的,已不止是一個民企所實現的看似不可能取得的成就。近五十年的發展歷程,譜寫的更是一代代創業者們為了共同的愿景和使命而不斷奮進的宏偉篇章。
質量歷煉品牌
2018年3月26日,揚子江藥業舉行以“質量強企,效益優先”為主題的質量月活動。揚子江藥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徐鏡人在媒體開放日上致辭,與到場的嘉賓們共話揚子江藥業對質量的理解與踐行。
開放日這天,來自全國的主流媒體和權威行業媒體與揚子江藥業集團的研發、生產、質量等部門的核心管理人員,就文化引領、中藥創新和中藥智能化等方面共話“質量強企”發展方略。
這是揚子江藥業的第39次“質量月”活動。據悉從最開始每年一次,到如今的每年兩次,“質量月”活動已經成為揚子江藥業雷打不動的傳統節目。
“很少有企業能夠將對質量的追求貫徹到如此重視的程度”,一位參加了質量月活動的媒體記者評價,把活動內容置于公開層面讓社會予以監督,足見企業掌舵者的自信所在。
而與“質量月”活動相并行的,則是揚子江藥業所取得的一系列傲人的成就:“中國質量獎提名獎”、“世界級全球卓越績效獎”、“國際QC金獎”等一眾為行業所推崇的獎項,被其悉數收入囊中。與此同時,這家企業還保持著蟬聯全國醫藥行業QC成果發表一等獎總數的“十三連冠”紀錄。揚子江藥業對質量數十年如一日的重視,也詮釋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
“品牌是企業的靈魂,質量是品牌的靈魂。我們的時代需要品牌。品牌是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揚子江藥業就是要做中國品牌的代表、要做世界一流的藥企。”徐鏡人董事長曾經在一次會議上強調,成就品牌的必經之路,就是確保產品質量。只有產品質量過硬,才能讓企業成為中國的驕傲,成為被世界家喻戶曉的品牌,只有這樣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有人把徐鏡人和華為公司的任正非和老干媽品牌的陶華碧作對比,一方面因為他們各自對品牌構建的理解和成就;另一方面,則是他們身上所具有的獨特的工匠精神。揚子江藥業對質量的至臻追求,一個集中的體現就是其掌舵者對工匠精神的踐行。
事實上,至今已開展39次的“質量月”活動,其中的一個初衷就是激勵和引導員工培養卓越的“工匠精神”,高標準做好每一粒藥。與此同時,通過設立“總裁質量獎”,每年評選技術標兵、技術人才,并予以重獎,從而形成崇尚工匠、學習工匠、爭當工匠的濃厚氛圍,讓“工匠精神”融入企業文化的整體建設中去。
此外,公司還成立了100多個群眾性QC小組,累計開展了900多個課題攻關活動,有10多項QC成果填補了國內外技術空白,累計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達2億元。
在制藥行業的高端競爭中,細節決定成敗體現得更加明顯。具體到產品中,揚子江藥業的工匠精神也成就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較為常見的頭孢粉針劑產品為例,對質量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殘氧量,國內行業一般控制在5%以下,美國藥企能做到3%。集團頭孢粉針劑車間“STAR”QC小組耗時200多天,對充氮裝置進行重新設計,連充氮角度都進行反復試驗,最終實現將殘氧量控制在2%的全球頂級水準。
為了順利通過國家新版GMP認證,集團累計投入了30多億元用于車間GMP改造。2013年底,37個車間生產的制劑、原料藥全面通過新修訂藥品GMP認證或現場檢查,比國家要求的時間提前兩年通過“大考”。
長期以來,揚子江藥業還致力于按照美國FDA標準打造國內頂尖、國際一流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和標準,并計劃到2020年使所有車間達到原研藥品生產質量管理和控制標準。
民企的要義
瀏覽揚子江藥業所取得的業績數字,以及這家公司過去幾十年所獲得的一系列榮譽,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家民營企業。難能可貴的是,揚子江藥業已經連續三年在中國醫藥百強榜上名列第一,而且其實力與基礎仍在不斷夯實。
資料顯示,揚子江藥業集團創建于1971年,從一個鎮辦小廠經改制而重獲新生。在徐鏡人的掌舵之下,歷經半個世紀,最終成長為一家跨地區、產學研相結合、科工貿一體化的國家大型醫藥企業集團。公司旗下現有員工14000人,總占地面積300多萬平方米。旗下17家成員公司分布泰州、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成都、蘇州、常州等地;營銷網絡覆蓋除臺灣以外的全國各省、市、自治區。
《中國經濟信息》記者獲悉,就在剛剛舉行的揚子江藥業集團2018年第一季度工作總結大會上,其公布的一季度業績再度震驚業界。
“2018年1月-3月,集團累計實現產值、銷售、利稅同比分別增長18%、18%和20.92%,以首季‘開門紅’的佳績,實現了2018年的良好開局。”
“今年成功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揚子江藥業’高鐵品牌列車首發。集團還榮獲江蘇省‘自主工業品牌五十強’、江蘇省創新型企業百強等稱號。”
列舉揚子江藥業的任何一項成就,都堪稱業界翹楚。揚子江藥業集團執行總經理梁宏向《中國經濟信息》記者介紹,揚子江藥業的業務模塊分成國內、國外兩大塊。國內方面覆蓋了醫院終端、零售終端和基層醫療終端,已經形成了非常完備的營銷網絡。在全國兩萬多家醫院中,揚子江藥業覆蓋了12000家,直接覆蓋的零售藥店已經超過3萬家。
國際業務方面,也覆蓋了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的20多個國家。與此同時,對于主流的歐盟主流市場也已經開始起步。據悉,揚子江藥業目前已經在香港和荷蘭成立了子公司,積極地拓展歐盟業務,2018年還計劃在美國這一全世界最主要的醫藥市場設立研發機構。
在產品層面,揚子江藥業已經覆蓋了17個制藥領域,擁有18種生態集群和305個生產品規。目前處于在產和在研的產品,還有400多個。從體系上來看,揚子江藥業已經形成了研發一批、生產一批、儲備一批的科學產品梯隊建設,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打好了堅實的基礎。
“眾所周知揚子江藥業是一家民營企業,但是在我們來看,更愿意把它當作一家民族企業、國家的企業,我們時刻牢記自己是民族企業,代表著國家。”揚子江藥業集團執行總經理梁宏在3月26日向媒體介紹揚子江藥業時如是說。
不僅如此,將民企上升到國家民族的高度與站位,還體現在諸多方面。例如,揚子江藥業這樣一家民企的黨建文化建設非常完備。集團的東方紅廣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經成為員工文化建設的核心場所。據悉,每年的7月1日舉辦歌唱黨的歌詠比賽,8月1日舉行軍事列隊會操。
“我們是真心把自己的民企當成國家的企業,當成民族企業去發展。所以相信這樣一種關愛,這種和諧的文化,一定是揚子江能夠在未來獲得更大的發展,我們始終與國家政策同頻共振。”梁宏說。
待繪的藍圖
“集團始終秉承‘求索進取,護佑眾生’的企業使命,踐行‘高質、惠民、創新、至善’的核心價值觀,高起點打造‘揚子江水哺育中華,揚子江藥造福華夏’的品牌文化,致力于向社會提供優質的藥品和高效的健康服務。”
與包括徐鏡人在內的揚子江藥業核心管理人士交流,類似這樣的表述會不時聽到。能夠確立企業自身的價值使命,并數十年如一日地予以堅守,這種難能可貴之處,堪為行業的楷模。
就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徐鏡人代表的議案落腳點,亦站在全行業的角度,聚焦“中醫藥創新如何尋找突破口”上。
“中醫藥創新進入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谷,中藥創新藥數量急劇下降。”徐鏡人向《中國經濟信息》記者坦言,當前的確存在多種因素制約了我國的中藥創新。
徐鏡人認為,現行的中藥創新藥臨床評價體系,基本參考了西醫的臨床評價體系與評價指標,沒有充分尊重中醫藥理論體系和中醫藥的特點。加之創新藥的評價,均由醫療機構、科研院所等為主體,企業參與程度低,從各方面制約了中醫藥的創新發展。”徐鏡人向《中國經濟信息》記者強調,我國應以中醫藥理論基礎為指導,建立適合中醫藥創新的臨床評價體系。
事實上,揚子江藥業所踐行的企業使命與價值,已經超越了一個企業的商業層面,從其確立的短期、長期目標來看,更多關注的是順應國家戰略,以更高的站位推動全行業的整體創新。
“2018年第一季度,揚子江藥業集團在集團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豪情滿懷迎接新時代,立足實際落實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積極適應國家大健康戰略,各項工作在新的一年取得新進展,集團喜見新氣象。”徐鏡人說道。
以更高的站位,譜寫“新時代揚子江”的壯美畫卷,正是以徐鏡人為首的揚子江人的執著追求。事實上,過去47年時間里,這樣的初衷始終未曾改變。
在一篇名為《向世界級企業邁進》的總裁致辭中,徐鏡人董事長這樣描繪揚子江藥業的宏偉藍圖:“讓中藥走向世界,是當代制藥人的神圣使命。以振興民族醫藥工業為己任的揚子江人更應把握歷史的機遇,未雨綢繆,逆風飛揚,用激情燃燒心中的夢想,用科技插上騰飛的翅膀,用誠信鑄就品牌的輝煌,用生命去書寫中華醫藥最燦爛光輝的篇章。”
顯然,對于揚子江藥業而言,不斷取得突破的國際化和即將實現的“千億目標”都不是最終目的。某種程度上,踐行藥企的核心價值觀以及實現更多超越企業本身的愿景,才是揚子江藥業聚力所在。